鄭昊接過材料,上麵詳細列出了考核的時間安排和注意事項。
走出報到處,他聽到身後有人在議論。
"剛才那個小夥子才四級技工?開什麼玩笑。"
"估計是走關係進來的吧。"
"四級技工也敢來考東方紅項目,膽子真不小。"
鄭昊沒有回頭,徑直走向招待所。
這些議論他早就預料到了。在這個看重資曆和學曆的時代,一個二十歲的四級技工確實顯得突兀。
但他不在乎。
前世四十年的經驗告訴他,真正的實力不在紙麵上,而在手上。
招待所,302房間。
鄭昊推門進去,發現兩個室友已經到了。
一個是戴眼鏡的瘦高個,正在看書;另一個是壯實的中年人,正在整理工具箱。
"你好,我是鄭昊。"
瘦高個抬起頭:"我是陳誌遠,清華大學機械係畢業。"
中年人也放下工具:"我叫馬建軍,沈陽重工的七級技工。"
簡單的自我介紹後,氣氛有些微妙。
陳誌遠顯然看不起鄭昊的學曆和技術等級,態度比較冷淡。
馬建軍倒是比較友善,主動聊起了天。
"小鄭,你們廠是做什麼的?"
"主要是機械加工,各種零部件都做。"
"哦,那你專長是什麼?"
"車削加工,精密零件。"
馬建軍點點頭:"車削是基礎,但東方紅項目的要求可不一般。聽說這次考核很嚴格,理論考試、實際操作、綜合麵試都有。"
"是嗎?"鄭昊裝作不太了解的樣子。
"當然了。"陳誌遠插話道,"東方紅項目可是國家重點工程,精度要求達到微米級別。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,根本不可能通過。"
他說這話時,明顯在暗示鄭昊不夠格。
鄭昊隻是笑笑,沒有爭辯。
下午三點,預備會議在指揮部大禮堂舉行。
鄭昊和其他四十九名考核人員坐在台下,台上坐著幾位穿軍裝的首長和技術專家。
主持會議的是個五十多歲的大校,神情嚴肅。
"同誌們,歡迎大家參加東方紅二號衛星地麵設備項目的人員選拔。"
"這個項目關係到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,關係到國家的戰略安全。我們需要的是最優秀的技術人才,最可靠的技術骨幹。"
"考核分為三個階段:明天上午理論考試,下午實際操作,後天綜合麵試。考核期間,任何舞弊行為都將被嚴肅處理。"
大校停頓了一下,目光掃視全場。
"最終,我們隻錄取十五人。也就是說,三分之二的人會被淘汰。"
台下一片寂靜。
鄭昊環顧四周,看到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緊張的神色。
"現在,請技術總監陳工程師介紹考核的具體要求。"
一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人走上講台。
"同誌們,東方紅二號的地麵設備製造,涉及精密機械、電子控製、材料工藝等多個領域。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精湛的工人,更是能夠獨立思考、勇於創新的技術人才。"
"理論考試將涵蓋機械製圖、金屬工藝、精密測量、質量控製等內容。實際操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個複雜零件的加工,精度誤差不得超過0.005毫米。"
聽到這個精度要求,台下傳來了小聲的議論。
0.005毫米,這在1970年的技術條件下,確實是極高的要求。
"最後的綜合麵試,將考查大家的綜合素質、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。"
陳工程師合上文件夾。
"希望大家認真準備,發揮出最好的水平。散會!"
回到宿舍,三個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。
"0.005毫米的精度,這也太嚴格了。"馬建軍搖頭,"我幹了十幾年,也很少遇到這麼高的要求。"
"理論考試也不簡單。"陳誌遠皺著眉頭,"金屬工藝、精密測量,這些都是很專業的內容。"
鄭昊在一旁默默整理著王師傅給他的筆記本。
前世的經驗告訴他,這次考核的難度確實不小。但正因為難度大,才能篩選出真正的人才。
而他,有著四十年技術積累的優勢,這就是他最大的底氣。
"小鄭,你緊張嗎?"馬建軍關心地問。
"還好。"鄭昊抬起頭,"既然來了,就盡力而為吧。"
"也對。"馬建軍點頭,"機會難得,一定要把握住。"
陳誌遠看了看鄭昊,眼中閃過一絲不屑。
在他看來,一個四級技工根本不可能通過如此嚴格的考核。明天的考試,就會讓這個不自量力的小夥子知道什麼叫現實。
夜深了,宿舍裏安靜下來。
鄭昊躺在床上,回想著今天的情況。
一切都和前世的記憶相符。這次考核確實很嚴格,但也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。
明天,他要用實力證明,什麼叫真正的技術。
什麼叫重生者的優勢。
東方紅項目基地燈火通明。
無數的技術人員正在為國家的航天事業而努力。
而鄭昊,即將成為其中的一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