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大早,院子裏就響起了集合的哨聲。鄭大山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軍裝,腰間別著一把手槍,正在院門口等著村裏的民兵們。
"大山,今天又要去打靶啊?"鄰居王大爺路過時問道。
"嗯,每個月都得訓練幾次,這是上麵的要求。"鄭大山檢查著腰間的子彈袋,"現在形勢緊張,民兵訓練不能鬆懈。"
很快,村裏十幾個年輕的民兵陸續到齊了,個個背著老式步槍,精神抖擻。
"昊子,我帶他們去山裏訓練了,你路上慢點,不行的話別逞強。"鄭大山匆匆叮囑了一句,就帶著民兵隊伍向村外走去。
鄭昊正在收拾工具,小妹鄭麗跑了過來,仰著小臉問:"二哥,你要去哪兒啊?"
"去隔壁村修拖拉機。"鄭昊摸了摸妹妹的頭,"小麗想不想跟二哥一起去看看?"
"想!"小妹眼睛亮了起來,"我還沒出過村呢。"
李秀花從廚房走出來,手裏拿著一個更大的布包:"要帶小麗去的話,我多準備點吃的。這孩子從小就膽子大,帶她出去見見世麵也好。"
"媽,我會聽話的!"小妹乖巧地點頭,掩蓋不住期待的目光。
鄭昊讓小妹坐在自行車前麵的橫梁上,自己在後麵蹬車。小麗在車上興奮得不得了,一路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。
"四哥,這路為什麼這麼顛啊?"
"因為是土路,下雨的時候更難走。"鄭昊一邊蹬車一邊解釋,"等以後有錢了,這些路都會修成柏油路的。"
"什麼是柏油路?"
"就是很平很平的路,汽車跑在上麵都不顛。"
小麗眼裏滿是疑惑:"四哥,什麼是汽車啊。"
鄭昊頓時愣住,這年代村裏的拖拉機已經是最新的機械,汽車確實從未聽未見過。
"就是有著拖拉機長著四個輪子,跑的可快了,跟孫悟空一樣快!"
"那四哥以後帶我上汽車好不好?"小小的鄭麗滿眼都是期待。
一個小時後,兄妹倆到了王家莊。老支書早就在村口等著了,看到鄭昊帶著小妹來,有些意外。
"小鄭師傅,這是你妹妹?"
"是啊,叫小麗。"鄭昊扶著妹妹下車,"讓她出來見見世麵。"
"好啊,小姑娘長得真俊。"老支書笑著摸了摸小麗的頭,"一看就是讀書的料。"
"小鄭師傅,你來了!"老支書臉上滿是期待,"拖拉機還在原地,一晚上都沒敢動。"
"老支書,你這是太小心了。"鄭昊笑道,"走,咱們去看看。"
來到大隊部院子,圍觀的人比昨天還多。小麗緊緊抓著鄭昊的手,有些緊張地看著這麼多陌生人。
"小麗,不怕。"鄭昊安慰妹妹,"四哥就在這兒修拖拉機,你在旁邊看著就行。"
"都讓讓,讓小鄭師傅好好看看。"老支書招呼著大家讓開空間,"還有這個小姑娘,別嚇著人家。"
村裏的一些婦女看到小麗,都圍了過來:
"這小丫頭長得真水靈。"
"是啊,這麼小就這麼俊,長大了還得了。"
"小鄭師傅,這是你妹妹吧?"
小麗雖然害羞,但聽到大家誇她,小臉紅紅的,很是可愛。
鄭昊注意到老支書已經改口叫他"小鄭師傅"了,心裏暗暗好笑。昨天還是"昊子",今天就成了"師傅",看來技術確實能贏得尊重。
他蹲下身,重新仔細檢查了一遍拖拉機,問題和昨天診斷的一樣,對於有著前世幾十年經驗的他來說,這種故障閉著眼睛都能修好。
但正如昨天想的,不能表現得太輕鬆,得讓大家覺得這活兒確實有難度。
"老支書,這個問題確實不簡單。"鄭昊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灰。
"難修嗎?"一個中年村民忍不住問道。
"說難也難,說不難也不難。"鄭昊不緊不慢地說,"關鍵是要有經驗,知道該怎麼調,我先試試吧。"
圍觀的村民們點著頭,雖然聽不太懂,但覺得很有道理。
鄭昊從自行車後座取下工具包,裏麵有各種扳手、螺絲刀,還有一些自製的小工具。這些都是他這段時間陸續準備的。
"大家都散開一點,別擠著。"鄭昊開始幹活,"老支書,能不能安排個人給我打個下手?"
"當然,當然。"老支書連忙叫來一個年輕的村民,"二狗,你給師傅幫忙。"
被叫做二狗的年輕人憨厚地笑了笑:"昊師傅,我不懂這個,你說怎麼做我就怎麼做。"
"不用緊張,就是幫我遞個工具,拿個零件。"鄭昊安慰道。
接下來,鄭昊開始了表演。他故意放慢動作,每拆一個螺絲都仔細檢查,每取一個零件都要解釋作用。這樣既讓大家看到了修理的複雜性,也展示了他的專業性。
"你們看,這個齒輪磨損得厲害,邊緣都有毛刺了。"鄭昊舉著一個齒輪給大家看,"這就是為什麼咬合不緊的原因。"
"那還能修嗎?"老支書有些擔心。
"能修。"鄭昊拿出一把小銼刀,"把毛刺銼掉,再調整一下間隙就行了。不過這個活兒得細心,急不得。"
圍觀的村民們看著鄭昊嫻熟的動作,忍不住小聲議論:
"這小夥子手藝真不錯,動作看著就專業。"
"是啊,咱們鎮上的修理師傅都沒這個水平。"
"聽說他原來在紅星機械廠幹過,那可是大廠子。"
鄭昊一邊幹活一邊聽著大家的議論,心裏暗暗滿意。口碑就是這樣傳播的,一傳十,十傳百,很快整個周邊地區都會知道西堯村有個修農機的好師傅。
兩個小時後,鄭昊將拆下的零件重新裝好。這個時間掌握得剛好,既不會太快顯得簡單,也不會太慢讓人懷疑技術。
"好了,試試看。"鄭昊拍了拍手。
老支書親自上去啟動拖拉機。隨著一陣轟鳴聲,拖拉機順利啟動了。老支書試著掛檔,換了幾個檔位,動力傳輸非常平穩。
"好了!真的好了!"老支書激動得聲音都顫抖了,"小鄭師傅,你這手藝真是沒得說!"
圍觀的村民們也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。對於他們來說,這台拖拉機就是全村的希望,修好了就意味著春耕能夠快速的進行。
"小鄭師傅,你這手藝從哪兒學的?"一個村民好奇地問。
"在廠裏跟師傅學的,又自己琢磨了不少。"鄭昊謙虛地說,"其實這種故障不算太複雜,就是需要有點耐心。"
老支書從懷裏掏出五塊錢,恭恭敬敬地遞給鄭昊:"昊師傅,這是說好的修理費。"
鄭昊接過錢,心裏很滿足。這五塊錢在當時的購買力相當可觀,夠一家人半個月的生活費了。
"老支書,以後再有什麼農機方麵的問題,盡管找我。"鄭昊收拾著工具,"咱們鄉裏鄉親的,能幫就幫。"
"一定,一定。"老支書握著鄭昊的手,"昊師傅,你這次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