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蘭本來是想帶著張建設去檢查身體的,可是這小子寧可頭上帶點綠也不相信她這個當媽的,她有什麼辦法。
那可是二十四歲的人了,如果她沒穿的話,也就比張建設也大五歲而已。
張建設自己願意頭頂綠,那就讓他綠著吧。
丁蘭可不是他的親媽,牛不喝水硬按頭這種事,她才不幹。有那時間,還不如把其他子女培養好呢!
指不指他們養老是一回事,至少她之後的日子能過得順心如意一些。要不然還不得被這個白眼狼氣死啊!
至於為張建設當牛做馬,那更是不可能。要不是殺人犯法,她恨不得直接把這個白眼狼按尿桶裏淹死。還有郭家那群狼,她一個都不會放過的。
張建興這幾天除了幫他媽賣盒飯,就想著要找個什麼樣的工作好好學習一下。
“媽,你說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。時間自由,還能學到點東西的呢?”
這幾天,張建興對老媽的態度轉變很多,之前無論他做什麼,老媽都會偏著大哥的,可是現在不一樣了,老媽好像把這幾碗水都端平了。
當然了大哥那碗水有點咣當,但是這可不怪老媽。
“你自己有什麼想法?”
“我想找個時間自由點的,至少不耽誤幫你賣盒飯。”
丁蘭一聽這話笑了,“賣盒飯我完全可以自己來的,你別擔心我這邊。”
今天的盒飯就是他們娘倆分頭賣的,這對於丁蘭來說不是難事,她都計劃好下,下周就去買個三輪車,後麵帶鬥,正好放保溫箱。
這樣的話,她一個人也絕對沒問題的。
更何況再過一個月孩子們也都開學了,她可不能耽誤孩子的事。
今天她就不讓美麗跟著她忙活了,讓她跟著三哥一起複習,讓張建業提前把高二的課幫張美麗過一遍,張美麗數學比較好,也讓她也幫著張建業把高中數學重新學一遍,尤其是他沒掌握的那點知識點,兄妹兩互幫互助肯定沒問題。
張美麗開學高二馬上分文理科了,她之前是想著學文科將來考上師範,最好是免費的那種。
但是被丁蘭否決了,“你不用想著替家裏省錢,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。媽能供你三哥也能供你,你想學什麼就學什麼。不用考慮那麼多,媽就希望你將來別後悔。”
丁蘭知道張美麗是想學醫的,她一直都覺得這邊的醫療條件不好,也的耽誤了她爸的治療,如果有好的醫生,好的醫療設備,沒準他們能把爸爸救回來呢!
如果學醫的話理科是首選,而且張美麗學習比幾個哥哥都要好,當初就因為她是女孩兒,原主覺得壓力大,所以女兒說考免費的師範生,她就同意了。
隻是沒想到會遇到郭芬她堂弟那個畜生,這輩子這樣的事不可能再發生,丁蘭已經想好了,那小子要敢在她閨女身邊出現,拚著進局子,她也要打折他的腿,絕對不會有一點猶豫。
張建設這幾天出奇的安靜,可是丁蘭知道,事出反常必有妖,這個白眼狼不知道和郭家密謀什麼呢!
除非她死,否則郭芬不可能嫁進張家,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張建設和她斷離母子關係。
隻是這兩樣都還沒說出口時,張建設請了一尊大佛回來了。
那尊大佛就是張家老太太,原主那個偏心的婆婆。
張建設這幾天心裏跟貓撓的一樣,別說一周了,三天就夠他煎熬的。
他的兩千五是錢,郭家的五千更是巨款,如果這事辦砸了,他和郭芬估計就徹底完了。
想到郭芬有意無意間將手搭在小肚子,他就感覺喘不上氣來了。
他知道他媽這條路肯定是走不通了,於是就想到了他奶奶。
他知道他爸媽是孝順的,雖然他也覺得他奶奶這老太太有點太偏心小叔一家了,可是關鍵時候,奶奶是能起到重大作用的。
於是他領著郭芬拎著東西回去看奶奶了,第二天,張老太太自己登門了。
當然這裏還有曹翠花的功勞,她在老太太跟前可是絕對沒說過丁蘭的好話,尤其是她上門借錢被拒絕的事,可真是把她氣的半死。
這口氣她咽不下去啊!於是她就跟著張老太太一起來了。
她們來時丁蘭正忙著呢!連著幾天盒飯她已經做到六十份了。
他們每天基本上從早上起來就開始忙了,不得不說這樣忙起來日子也更有奔頭了。可是在別人眼裏卻不一樣,張老太太一看丁蘭做的那一大鍋肉,眼都紅了。
這是準備開席啊!這個丁蘭是瘋了啊!一次做這麼多肉菜,她不過日子了。
再看家裏添這些東西,她就更眼紅了。
大冰箱她還沒有呢!還有那呼呼吹的電風扇,是真涼快啊!這個丁蘭是真會享受啊!
花著她兒子拿命換的錢,她就這麼心安理得?
曹翠花看到她們娘倆進來,這一屋子人沒一個理她們的,就陰陽怪氣地開口了。
“丁蘭,媽來了你也不吱個聲。”
大家夥的確在忙,所以也沒注意她們倆進來,丁蘭頭更是都沒抬一下,還在那炒菜呢!
“喲!真是稀客啊!媽,你之前不說再不登我們家門了嗎?”
這當然是之前老太太來要錢的時候說過的話,丁蘭記憶好,書裏的對話她都記得呢!
“那也要看是什麼事!我孫子娶媳婦這麼大的事,你這個當娘的不給做主,我這個當奶奶的還能看著不管嗎?”
老太太還沒到七十呢!說話底氣十足的。
丁蘭把手裏的活交給張建興,菜基本炒好了,今天兩個肉菜,一個溜三樣,一個紅燒排骨,每樣二十五份,還有十份素菜。
三個孩子忙著裝盒飯呢!一般十一點他們就到市場了,如果賣的快的話,十二點之前盒飯也就賣完了,什麼事也不耽誤。
因為人手多,所以幹起來比較快,張美麗在家裏,基本收尾的活她都包了。
丁蘭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女兒,這才像她親生的。
“喲!媽,你這麼關心你大孫子的婚事,你是準備給他掏彩禮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