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每月給員工發1200塊交通補貼。
新來的運營專員沈知意卻跑來要求公司開班車。
說我不懂人文關懷。
我拒絕後,她在職場論壇發帖曝光公司。
故意隱瞞補貼隻說通勤辛苦,配上P圖對比照。
帖子兩小時評論過千,全是罵我壓榨員工的。
第二天直接上了熱搜。
網友紛紛指責公司冷血。
原來這年頭還有人要班車不要錢?
1
“楚總,這個月交通補貼的賬單出來了。”
助理老陳把一份報表放在我桌上,指了指上麵的總額。
“又多了不少,光這個月新入職的就有二十多個。”
我簽下自己的名字。
“公司在發展,招的人多,這筆錢花得值。”
老陳沒走,欲言又止。
“怎麼了?”
“您還是自己去茶水間聽聽吧,現在的新人,跟咱們那時候可太不一樣了。”
我放下筆,起身朝茶水間走去。
門沒關嚴,裏麵傳出一個清亮的女聲,帶著點嬌嗔和不滿。
“不是吧,咱們公司這麼賺錢,居然連個班車都沒有?太low了吧。”
“你們是不知道,我上家公司,雖然工資沒這裏高,但人家班車直接送到小區門口呢。”
一個溫和的聲音勸道。
“小沈,你剛來不了解。公司每個月都發 1200 塊交通補貼的,打到工資卡裏,比班車劃算多了。”
是財務部的老員工張姐。
“我住得近,每天騎車上班,這錢就等於白撿。住得遠的同事,打車也夠了,自由。”
那個叫小沈的女孩,新來的運營專員,沈知意,嗤笑一聲。
“張姐,你這思想太老舊了,還停留在算小賬的階段。”
“錢是錢,福利是福利,這是兩碼事,性質完全不同。”
“現在的大廠,哪個沒有免費班車?這叫員工關懷,叫企業文化,叫歸屬感,懂嗎?”
張姐被她一連串的新名詞懟得啞口無言,端著杯子尷尬地笑了笑。
幾個同樣剛入職的年輕人立刻跟著附和。
“就是啊,誰稀罕那 1200 塊錢,我想要的是公司把我當家人的感覺。”
“每天在地鐵裏擠得像照片,到了公司哪還有精力工作。”
“儀式感,一家公司的儀式感真的很重要。”
我正準備進去,行政部的經理孫耀庭端著個碩大的保溫杯,笑嗬嗬地湊了過去,像個彌勒佛。
“哎呦,聊什麼呢,這麼熱鬧。”
他拍了拍沈知意的肩膀。
“小沈說得對,年輕人看問題就是有新角度,有衝勁。”
“咱們公司啊,就是太務實了,少了點人文關懷。”
“這事兒啊,得有人跟老板提,老板日理萬機的,可能想不到這麼細。”
他說話的時候,眼睛有意無意地朝門口瞥了一眼。
他知道我站在外麵。
我皺了皺眉,轉身回了辦公室。
2
下午三點,辦公室的門被敲響。
“請進。”
沈知意抱著一台筆記本電腦走了進來,臉上帶著職業化的甜美微笑。
“楚總,有時間嗎?想跟您聊聊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問題。”
我點了下頭,指了指對麵的沙發。
她沒坐,而是熟練地把電腦連接到我辦公室的投影儀上,一個精心製作的 PPT 出現在幕布上。
標題是《關於提升員工幸福感及雇主品牌形象的幾點思考》。
“楚總,我是運營出身,習慣用數據和模型說話。”
她按動手裏的翻頁筆,幕布上出現各種圖表和曲線。
“這是一個幸福感模型,我們可以看到,通勤體驗在其中的權重占比非常高。”
“開通公司班車,不僅僅是解決一個通勤問題,這是一個絕佳的品牌宣傳抓手。”
“對外,我們可以發布‘別人家的公司’係列稿件,提升我們的雇主品牌形象,吸引更多S級的優秀人才。對內,可以極大地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把通勤時間轉化為團隊建設的軟著陸場景。”
我等她那堆新名詞說完了,才緩緩開口。
“公司的傳統,是把選擇權直接交給員工。”
“1200 塊,你可以用來打車,享受舒適;可以用來擠地鐵,把錢省下來買最新款的口紅;甚至可以為了省錢住在公司附近,把這筆錢當成房補。每個人的家距離不同,消費觀念也不同,這是最公平、最靈活的方案。”
沈知意的笑容有點掛不住。
“楚總,您這是典型的結果導向思維,而我們現在麵對的員工,他們更需要的是過程體驗思維。”
“我們要抓住員工心智,打造團隊氛圍,把通勤這個痛點,升級為企業形象的觸點和爽點。”
我打斷她。
“公司不搞虛的,把錢實實在在地發到員工手裏,比畫任何大餅都強。”
她臉上的笑容徹底僵住了。
“楚總,我隻是提個建議,您不同意就算了,沒必要這麼......這麼......”
“建議我收到了,你可以出去了。”
她抱著電腦,幾乎是跑著出了我的辦公室。
我看見她回到工位,立刻拿起手機,手指飛快地打著字。
沒過幾秒,孫耀庭的頭像就在她的聊天框裏閃了一下。
快下班的時候,我路過行政部。
孫耀庭正湊在沈知意工位旁,聲音壓得極低,但我聽得一清二楚。
“怎麼樣?老板怎麼說?”
沈知意把一支筆拍在桌上。
“老古董,油鹽不進,思維僵化,還給我上課。”
孫耀庭眼珠子一轉,拍了拍她的胳膊。
“我就說吧,他就是跟不上時代了。小沈,別灰心,我支持你,這事兒你做得對。正義的事情,總要有人發聲。”
3
“下班別走,樓下星巴克,我請你喝一杯,給你順順氣。”
孫耀庭給沈知意發的微信。
咖啡館裏,孫耀庭把一杯焦糖瑪奇朵推到沈知意麵前。
“小沈,你今天下午那個PPT做得是真好,非常專業,邏輯清晰,論據充分。”
“可惜啊,對牛彈琴。”
他重重歎了口氣,一副懷才不遇的表情。
“咱們楚總,技術出身,腦子裏隻有代碼和數據,不懂人心,更不懂管理。”
沈知意用勺子狠狠地攪著咖啡,把頂上的奶油攪得稀爛。
“我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,為了公司好,他還不領情,覺得我多管閑事,想教他做事。”
孫耀庭身體微微前傾,聲音裏透著一股神秘。
“知意啊,時代變了。現在已經不是老板一言堂的時代了。”
“現在的年輕人,都懂得用網絡為自己發聲。輿論的力量,有時候比老板的權力大得多。”
沈知意的眼睛亮了一下。
“孫哥,你的意思是......”
孫耀耀庭笑了笑,端起自己的美式抿了一口。
“你這麼懂運營,應該比我更清楚怎麼做。記住幾個關鍵詞:弱者視角,情緒共鳴,信息差。”
他放下杯子,聲音壓得更低,像是在傳授什麼秘籍。
“千萬別提補貼的事,一提補貼,你們就從受害者變成貪得無厭了。你就隻說通勤難,公司冷漠,抓著這一點打,一打一個準。”
“再配上幾張有衝擊力的照片,比如擠地鐵的,比如深夜等車的,越慘越好。”
“不瞞你說,我在公司這麼多年,也看不慣老板很多做法。”他話鋒一轉,開始倒苦水,“想當年,我為公司拿下了一個大項目,他答應給我升總監,結果呢,扭頭就從外麵空降了一個來。他說我不夠專業,嗬嗬,我就是沒人家會拍馬屁。”
沈知意沒說話,但眼神已經完全變了。
孫耀庭看火候差不多了,又加了一把柴。
“班車這個事,絕對是大家的心聲。你要是能把這件事推動下來,你就是公司的英雄。”
“到時候,別說轉正,就是晉升,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。我這個行政經理,到時候都得聽你這個運營專員的。”
他這番話,徹底點燃了沈知意。
她那個粉絲不到一千的職場博主賬號,正愁沒有爆款選題。
這個話題,簡直是送上門來的流量密碼。
4
第二天,沈知意起了個大早。
天剛蒙蒙亮,她就守在公司對麵的馬路邊,對著地鐵口湧出的人流,拍了一段延時視頻。
鏡頭裏,公司的員工們一個個睡眼惺忪,被擠得東倒西歪,像逃難的魚群。
接著,她又衝進地鐵站,拜托一個同路的新同事,幫她拍了幾張被人群夾在中間,表情痛苦又無助的照片,頭發淩亂,妝都花了。
中午午休,她跑到公司樓下的停車場,對著空蕩蕩的車位拍了一張照片。
然後從網上搜了一張“別人家公司”的班車照片,用P圖軟件,天衣無縫地合成了上去。
一邊是蕭瑟空曠,一邊是整齊豪華。
對比鮮明,視覺衝擊力拉滿。
我那天加班,快十點才準備離開公司。
經過運營部的時候,看見沈知意的工位還亮著燈。
她對著手機屏幕,手指飛快地敲打著,臉上是抑製不住的興奮,嘴裏還念念有詞。
我走近了點,聽見她在念標題。
“《我們公司月薪2萬,卻連通勤班車都舍不得開》......不行,不夠勁爆。”
“《扒一扒我那壓榨員工的奇葩公司,坐標一線》......這個好。”
我沒出聲,就站在她身後。
她似乎感覺到了什麼,猛地一回頭,看到我,嚇得差點把手機扔出去。
她慌忙地把手機屏幕扣在桌上。
“楚......楚總,您還沒走啊。”
“加班呢?”
“啊......是,是啊,趕個方案。”
我點點頭,什麼也沒說,轉身走了。
晚上十一點,一個帖子出現在了國內最大的職場論壇上。
標題是:《坐標一線,月薪兩萬,公司卻連一輛班車都舍不得開,我該離職嗎?》
帖子裏,她把自己精心拍攝和P過的照片,一張張放了上去。
她絕口不提公司每月發 1200 塊補貼的事。
隻反複強調,每天通勤往返兩個小時,像沙丁魚罐頭一樣被擠在地鐵裏,而公司對此無動於衷,冷漠至極。
5
帖子像一顆深水炸彈,在深夜的互聯網炸開了花。
不到兩個小時,評論就過了千。
【現在還有這麼摳門的公司?真是開了眼了。】
【月薪兩萬,聽著不錯,結果把人都當牲口用。每天通勤倆小時,一天就廢了。】
【樓主快跑!這種不把員工當人的公司,不值得!PUA公司的典型!】
【曝光公司名!讓我們廣大的打工人避避雷!造福社會!】
第二天一早,助理老陳拿著手機衝進我的辦公室,臉白得像紙。
“楚總,出事了!上熱搜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