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林麥穗翻了個白眼,正巧看到縮在角落裏的林大妹幾人,頓時滿肚子火氣:“看什麼看?該幹嘛幹嘛去!”
說完,雙手背在腰後,順著原主的記憶,老神在在回到房間。
嗚嗚嗚,她好痛啊。
要不是得在晚輩麵前強撐著,她都想直接躺地上去了。
回到屋裏把門一關,林麥穗才反應過來,這是偏房啊!
合著在林家,當娘的還沒死,兒子和兒媳就已經住上正屋了?
不過眼下她也沒精力再去爭什麼,渾身上下哪哪都疼,必須得躺一會兒,養精蓄銳。
等她緩過來了,有那對狗夫妻好受的!
環顧四周,不大的房間被弄得一片狼藉,但好在床上還挺幹淨,薄被也沒有被丟到地上糟蹋。
林麥穗脫了鞋爬上床,扯過薄被蓋著肚子,開始整理腦海中,屬於原主的那些記憶。
這越往下整理,她就越無語,也越發瞧不起原主。
其實,林家的日子本過得不差,祖上甚至還是北方的有錢人家。
隻是那一年,北方大旱,原主的祖父祖母攜全家逃往南邊,最後在桃源村安家落戶。
逃荒之路艱辛無比,林家曆經苦難到達桃源村時,偌大的家族隻剩下原主的祖父母和父母四人,以及一些藏匿得當的散碎銀子。
可即便如此,那些散碎銀子也夠林家在桃源村買地建房,並購置上三十來畝的良田。
再加上原主的祖父母和父母都是腦子活絡且極其勤快的人,所以在桃源村安家落戶後,那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。
若非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,大概就是原主的父母沒有兒子緣吧?
他們這一生一共生了四個孩子,四個都是女兒,沒有一個帶把的。
而這四個女兒,前前後後因為各種原因,最後活下來的隻有原主一個。
由於林家是外來的,在桃源村沒有族人,原主又沒有兄弟姐妹陪著一起長大,所以小時候沒少被同齡人欺負。
被孤立、被嘲笑、被丟小石子,那都是家常便飯了。
在一次次受欺負中,原主暗暗下定決心,長大以後一定要多生兒子,生上五六七八個!
隻有多生兒子,家族才能延續下去,家人才能不被欺負!
就這樣,重男輕女的種子,靜悄悄被種下了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顆種子生根發芽,漸漸長成參天大樹,深深紮進了原主的骨子裏。
這不?
自從15歲那年,原主在父母的安排下招了一個上門女婿後,便一直在生孩子。
運氣呢,也還算不錯,第一胎就喜得麟兒,取名林豐收。
隻可惜,從那以後,她又接連生了三胎,每一胎都是女兒。直到她那短命丈夫離世,都沒有再生出一個兒子來。
也正因如此,原主對林豐收那個敗家子格外寵溺和縱容,連帶著兒媳婦廖秋鳳和兩個金孫孫,都被她疼愛得不要不要的。
反倒是家中的女兒,一個過得比一個苦,仿佛不是她親生一般。
而為了林豐收那個敗家子,原主也是心甘情願當老黃牛。
兒子要錢她就給錢,要力她就出力。
沒錢了,她可以賣地賣房子。
原本家中積攢的幾十畝良田,硬是被她賣得隻剩下兩畝。
原本祖父母蓋的土房,也被她賣掉,換成了當下的茅草屋。
甚至,她還賣過女兒。
大女兒林大妹和二女兒林二妹,都是被她賣出去給別人當媳婦兒的。
實在賣無可賣了,她就拚命幹活。
就算把自己曬得黝黑,脫一層皮,瘦得跟竹竿一樣,也樂在其中。
悲哀的是,因為過分溺愛,兒子林豐收早就被養歪了!
好好的一個大老爺們,不僅好吃懶做,欺軟怕硬,還是個賭棍!
兒媳婦廖秋鳳呢,也是個不孝順的,不僅同樣好吃懶做,欺軟怕硬,還嘴碎,愛搬弄是非。
兩個金孫孫就更不用說了,他們有樣學樣,從來不尊重原主這個阿奶。
這一家四口啊,那是經常打罵原主,既要原主養著他們,又要打壓原主,讓原主對他們言聽計從!
偏偏原主打不還手,罵不還口,還總擔心兒子孫子打她打得用力了,會傷到手。
最初呢,村子裏的人聽到動靜,都會跑來幫忙,怒斥林豐收和廖秋鳳沒良心。
但最後,架不住原主活該啊!
她不僅不感謝前來幫忙的人,還罵人家多管閑事,嫉妒她生了個寶貝兒子,嫉妒她有兩個寶貝金孫。
甚至,還當眾道:“隻要我兒子和金孫孫高興,讓我做什麼我都願意!”
得咧。
就這樣,久而久之,村子裏再沒有人管她了。
這也是為何,今天林家的動靜鬧得這般大,村子裏都沒人過來看一眼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