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將退休金交給我理財後賺了錢,她立馬告訴了廣場舞團的姐妹。
小區內老人一傳十十傳百,紛紛找我理財。
看著他們蒼老的手握著自己的存款,眼中都是期許的樣子,我一咬牙就答應了下來。
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,每天下了班我就開始廢寢忘食地研究。
銀行利率一跌再跌,一年定期才1.1%。
我卻能每月穩定在3%的收益,比銀行多出1.7個點。
而我隻收取利潤的0.5%作為辛苦費。
一年下來,我積累了口碑,也讓奶奶在姐妹團裏腰杆挺得筆直。
整個小區也因為共同參與投資氛圍融洽,多次蟬聯社區“和諧鄰家”的稱號。
我也一直以此為榮。
直到新來的鄰居王姨加入了投資。
她當著所有人的麵指著我從公司開來的車大聲質問:
“這才多久,你怎麼就提新車了?你是不是把我們的錢私吞了!”
尖銳的質問回蕩在每個人的耳中。
“和諧鄰家”第一次出現了裂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