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昊的機床緩緩運轉,切削聲音變得更加細膩。金屬表麵在刀具的作用下,變得越來越光滑。
監考官注意到了鄭昊這邊的情況,走過來觀察。
看到鄭昊穩定的操作手法和逐漸成型的精密表麵,眼中閃過一絲讚許。
"手法不錯。"監考官小聲說道。
這話讓周圍的考生都投來關注的目光。
一個小時後,鄭昊完成了所有台階的精車。
用精密遊標卡尺測量,各個直徑的尺寸都在公差範圍內,而且精度遠超要求。
接下來是鍵槽加工。
這是最考驗技術水平的工序。鍵槽不僅要保證尺寸精度,還要保證位置精度和表麵質量。
鄭昊把工件轉移到銑床上,選擇合適的鍵槽銑刀。
鍵槽寬度6毫米,深度3毫米,公差要求±0.02毫米。
他仔細調整工件位置,確保鍵槽的位置精度。然後開始銑削。
二十分鐘後,兩個鍵槽全部加工完成。
用專用量具檢查,尺寸和位置都完全符合要求。
還剩下螺紋加工和表麵拋光,但時間已經比其他考生提前了很多。
鄭昊看了看表,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個半小時,而他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工序。
這時候,陳誌遠那邊傳來了一聲悶響。
"糟糕!"
隻見陳誌遠的工件掉在了地上,仔細一看,其中一個台階已經被車削過頭,尺寸超差了。
這意味著他的工件報廢了。
陳誌遠的臉色變得鐵青,額頭上冒出了冷汗。
理論考試失利,現在實操又出現重大失誤,這次考核對他來說幾乎是災難性的。
監考官走過去檢查了一下:"零件報廢,重新開始。"
"監考官,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?"陳誌遠有些慌張。
"規則就是規則,沒有例外。"監考官毫不留情。
陳誌遠隻能重新開始,但時間已經不夠了。
其他考生看到這一幕,都暗自慶幸,同時也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著自己的工件。
精密加工就是這樣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一個小失誤,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。
鄭昊繼續專心致誌地進行螺紋加工。
他換上螺紋車刀,仔細調整車床的螺紋傳動機構。
螺紋加工是一個連續過程,中途不能停頓,否則會產生亂扣。
隨著車床的運轉,螺紋逐漸成型。鄭昊的手法非常穩定,每一圈的進給都保持一致。
十五分鐘後,螺紋加工完成。
用螺紋環規檢查,螺紋精度完全合格。
最後是表麵拋光。
鄭昊用細砂紙對所有加工表麵進行拋光,使表麵粗糙度達到Ra0.8的要求。
這時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四十分鐘,而鄭昊已經完成了全部加工工序。
他舉手示意:"報告,我完成了。"
整個考場瞬間安靜下來。
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著鄭昊。
大部分考生還在精加工階段,有的甚至連粗加工都沒完成,而鄭昊已經全部做完了?
監考官快步走過來,拿起鄭昊的工件仔細檢查。
用精密量具逐一測量每個尺寸,檢查表麵質量,測試螺紋配合。
五分鐘後,監考官放下量具,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。
"所有尺寸都在公差範圍內,精度超出要求標準,表麵質量優良,螺紋配合完美。"
他停頓了一下,繼續說:
"而且,加工效率極高,提前四十分鐘完成。這個水平...已經達到了七級技工的標準。"
這話一出,全場嘩然。
七級技工!那是高級技術工人才能達到的水平!
馬建軍震驚地看著鄭昊,半天說不出話來。
其他考生也停下手中的工作,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這個年輕人。
而陳誌遠,此時正手忙腳亂地重新加工零件,聽到這話,手中的車刀都有些發抖。
監考官舉起鄭昊的工件,向全場展示:
"這就是標準的精密加工工件。無論是尺寸精度、形位公差,還是表麵質量,都堪稱完美。"
"特別是這個加工效率,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,能夠如此快速完成,說明操作者不僅技術精湛,而且經驗豐富。"
監考官看向鄭昊:"小同誌,你師從何人?有多少年的加工經驗?"
鄭昊謙虛地回答:"我師傅是紅星機械廠的王建國師傅,我幹精密加工也就兩年多時間。"
"兩年多?"監考官更加驚訝,"兩年多就能達到這個水平,真是後生可畏啊!"
這時,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技術專家走過來,拿起鄭昊的工件仔細觀察。
"讓我看看這個表麵質量......"
他用手指輕撫工件表麵,又拿起放大鏡仔細查看。
"幾乎看不到刀痕,表麵粗糙度絕對達到了Ra0.6以上的水平。而且這個螺紋,牙型飽滿,螺距精確,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加工質量。"
技術專家轉向監考官:"老陳,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。"
監考官點點頭:"確實,我幹了二十多年,很少見到這麼優秀的年輕技工。"
這一番對話讓全場考生都聽得清清楚楚。
原本對鄭昊還有質疑的人,此時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的實力。
而陳誌遠,此時正滿頭大汗地重新加工零件,但時間明顯不夠了。
他偷偷看了一眼鄭昊,心中五味雜陳。
本來想在實操中找回場子,結果不僅沒有翻盤,反而差距更大了。
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,鄭昊竟然隻用了兩年多時間就達到了這個水平,而他在清華學了四年機械專業,實際動手能力卻遠不如一個四級技工。
"繼續你們的考試,不要被幹擾。"監考官提醒其他考生。
剩下的時間裏,鄭昊坐在一旁休息,看著其他考生緊張地加工零件。
有些人因為時間不夠,開始手忙腳亂,結果越急越容易出錯。
馬建軍倒是穩紮穩打,雖然速度不快,但質量還算可以。
四點半,考試時間到。
"停!所有人停止加工,放下工具!"監考官大聲宣布。
陳誌遠的第二件工件還隻完成了一半,他無奈地放下車刀,臉色難看到了極點。
工件收集上來後,監考官和幾位技術專家開始逐一檢查。
每個工件都要用精密量具仔細測量,不合格的當場淘汰。
半小時後,結果出來了。
監考官拿著成績單走上前台。
"現在公布實際操作考試結果。32名考生中,工件合格的共18人,其中達到精度要求的15人將進入明天的麵試環節。"
考場裏一片緊張的氣氛,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