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昊表情嚴肅,迅速將後世的資料在腦中過了一遍,開口說到:
"我建議采用分層加工和多次熱處理相結合的工藝。首先進行粗加工,然後進行第一次熱處理消除內應力,再進行..."
麵試官們眼前一亮,這個建議確實很有技術含量。
"另外,"鄭昊繼續說,"我認為我們應該開發一套完整的測量和檢驗體係。不能隻依賴傳統的量具,要建立標準的測量環境,使用更精密的測量設備。"
"你說的測量環境是指什麼?"技術專家追問。
"恒溫恒濕的測量室,所有的精密測量都必須在這種環境下進行,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。"
這個建議讓在座的專家都有些驚訝。
恒溫恒濕測量室的概念,在1970年還很超前,一般隻有最先進的實驗室才會考慮。
"還有嗎?"陳工程師問道。
鄭昊想了想,決定再說一個更大膽的建議:
"我還建議引入統計過程控製的概念。不能等產品做出來再檢驗,而應該在加工過程中就進行實時監控。通過數據分析,及時發現工藝偏差,預防質量問題的發生。"
這話一出,麵試室裏的氣氛突然變得微妙起來。
陳工程師皺了皺眉:"統計過程控製?這是什麼概念?"
鄭昊意識到自己可能說得太超前了,但話已出口,隻能硬著頭皮解釋:
"就是用數學統計的方法來控製生產過程。通過收集加工數據,繪製控製圖,當數據出現異常趨勢時,就及時調整工藝參數......"
"停!"左邊的軍裝領導突然打斷了他,"這些理論你是從哪裏學來的?"
鄭昊心裏一沉,知道問題來了,當下的時代,與國際交流基本閉塞,一不小心就可能觸及紅線。
"這...這是我平時思考總結出來的。"
"思考總結?"軍裝領導的語氣變得嚴厲,"一個四級技工,能思考出這麼複雜的理論?你是不是接觸過什麼外國資料?"
"沒有,我沒有接觸過任何外國資料。"鄭昊趕緊否認。
"那你這些想法是從哪裏來的?"另一個軍裝領導也開始質疑,"恒溫恒濕實驗室,統計過程控製,這些概念連我們的技術專家都不一定了解,你一個四級技工怎麼會知道?"
麵試室裏的氣氛變得很緊張。
鄭昊感受到了五道審視的目光,心裏開始著急。
"我...我平時喜歡鑽研技術,經常思考一些問題......"
"思考?"陳工程師的語氣也變得冷淡,"小同誌,做技術要腳踏實地,不能好高騖遠。你提出的這些概念,雖然聽起來很先進,但脫離了我們的實際情況。"
"可是這些方法確實可以提高質量......"鄭昊試圖解釋。
"夠了!"軍裝領導拍了拍桌子,"你的技術水平雖然不錯,但思想有問題!"
"我的思想沒有問題!"鄭昊有些激動,"我隻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!"
"更好?"陳工程師冷笑,"你覺得我們現在的技術不好嗎?你覺得我們這些搞了十幾年技術的人還不如你一個四級技工?"
鄭昊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陷阱。
在這個年代,"謙虛"和"服從"是最重要的品質。而他剛才的表現,在麵試官看來就是"狂妄"和"不服管理"。
"我不是這個意思......"鄭昊試圖挽回。
"你是什麼意思我們都聽得很清楚!"軍裝領導嚴厲地說,"你的技術路線和態度都有問題!我們東方紅項目需要的是踏實肯幹的技術工人,不是好高騖遠的投機分子!"
"投機分子?"鄭昊的火氣也上來了,"我提出技術建議怎麼就成了投機分子?"
"你還敢頂嘴?"另一個軍裝領導也怒了,"這就是你的態度?"
"我沒有頂嘴!我隻是想說明自己的觀點!"鄭昊據理力爭,"技術討論為什麼不能有不同的聲音?"
麵試室裏的氣氛徹底僵住了。
陳工程師看了看兩位軍裝領導,又看了看右邊的技術專家。
技術專家們臉上的表情很複雜,似乎對鄭昊的技術見解很感興趣,但又不敢在這種氣氛下發聲。
"鄭昊同誌,"陳工程師最後開口,"你的技術水平確實不錯,但你的思想覺悟還需要提高。東方紅項目是國家重點工程,我們需要的是絕對服從組織安排,嚴格按照技術規範執行的技術人員。"
"我可以服從安排,但是......"
"沒有但是!"軍裝領導打斷了他,"麵試結束,你可以離開了!"
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,讓鄭昊完全愣住了。
他沒想到,自己會因為技術觀點的分歧而被淘汰。
"可是我的技術水平......"
"技術水平再高,思想覺悟不夠也不行!"軍裝領導毫不留情,"東方紅項目不需要你,照樣可以完成!"
鄭昊深深地看了麵試官們一眼,心中五味雜陳。
自己提出的這些技術理念,過於領先於當下的理念。
"好高騖遠"和"不服管理"是國家級項目的大忌,沒人擔當得起這麼大的責任。
"我明白了。"鄭昊站起身,"謝謝各位的指點。"
說完,他轉身走出了麵試室。
走廊裏,其他考生看到鄭昊這麼快就出來,而且臉色難看,都有些疑惑。
"小鄭,怎麼樣?"馬建軍關心地問。
鄭昊苦笑一聲:"沒通過。"
"什麼?"馬建軍不敢相信,"你技術那麼好,怎麼可能沒通過?"
"技術好不代表一切。"鄭昊搖搖頭,"算了,不說了。"
他回到宿舍收拾行李,準備離開這個讓他充滿期待又深感失望的地方。
前世錯過的機會,這一世依然錯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