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還沒亮,鄭昊就醒了。
屋裏屋外已經不見人影,鄭大山作為民兵連連長,需要每天安排民兵們操練,五點多就出門了。
母親也去田裏勞作去了,在桌子上留著一個煎雞蛋和窩窩頭,雞蛋上還有一個小小的牙印,肯定妹妹那個小饞貓沒忍住偷吃了一口。
鄭昊忍不住笑了,這種久違的親情的感覺,讓他沉迷。他沒有動那塊雞蛋,將窩窩頭就涼水吃完,便出了門。
西堯村的清晨並非靜悄悄的,勤快的莊稼人都早早起床,在田裏工作了。
偶爾傳來幾聲雞鳴,提醒著新的一天開始了。
鄭昊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,努力平複內心的焦慮。前世的他是技術權威,精通各種機械設備,從簡單的農機到複雜的工業設備無所不通。
但重生在這個年代,東方紅項目給他帶來了清醒的認知,接下來的路要謹慎再謹慎,不能顯露出太過超前的技術。
思來想去,昨天二哥提到的那台拖拉機或許就是個機會。農機站的師傅修不好,但這個時代不存在自己修不好機械產品。
"昊子?"
在前往農機站的路上,身後傳來父親的聲音。鄭昊回頭,看到父親鄭大山穿著軍綠色的短袖走了出來。
"爸,你回來了?"
鄭大山沒有搭話,父子倆並肩站著。良久,鄭大山才開口:"昊子,昨天的話,我們都說重了。"
"不,爸,你們說得對。"鄭昊搖搖頭,"是我太任性了,沒考慮家裏的難處。"
"事情已經這樣了,再怪你也沒用。"鄭大山看著兒子,"關鍵是以後怎麼辦?"
鄭昊望向鄭大山:"爸,我想去看看農機站那台壞了的拖拉機。"
"拖拉機?"鄭大山有些意外,"你懂這個?"
"我在廠裏學過一些。"鄭昊沒有說太多,"至少可以看看是什麼問題。"
鄭大山沉思了一會兒:"那台拖拉機從開春壞到現在,農機站的老劉他們看了好幾回都沒轍。你要是能修好..."
"我去試試。"鄭昊語氣堅定。
"行。"鄭大山點點頭,帶著鄭昊往農機站走去。
西堯村的農機站就在村東頭,是個不大的院子,裏麵停著幾台農具和那台"趴窩"的拖拉機。
"老劉!"鄭大山推開門喊道。
"哎,老鄭來了。"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漢子從屋裏走出來,這就是農機站的劉師傅。他看到鄭昊,愣了一下,"這是你家老四?聽說在紅星機械廠上班呢。"
"是啊,昊子說想看看那台拖拉機。"
劉師傅麵露憂愁:"別提了,那破玩意兒,我們幾個師傅輪番上陣,就是修不好。縣裏說要派專家來,結果到現在也沒個影兒。"
鄭昊走到拖拉機前仔細打量。這是一台東方紅-54履帶式拖拉機,雖然有些陳舊,但保養得還算不錯。發動機艙蓋打開著,能看到裏麵的柴油機。
"具體什麼問題?"鄭昊問。
"就是打不著火。"劉師傅擺擺手,一臉不耐煩,"檢查了油路、電路,都沒問題。就是發動機轉不起來,有時候勉強著火了,轉幾下就熄了。這種老毛病,我們幹了好幾年的都沒轍,你個小孩子能懂什麼?"
鄭昊蹲下身,仔細觀察發動機的各個部件。憑借前世的經驗,他很快有了初步判斷。
"劉師傅,工具借我用用。"
"你會修?"劉師傅冷笑一聲,"小夥子,別以為在廠裏待過一兩年就懂拖拉機了。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,我修了好幾年都沒修好,你還能比我厲害?"
雖然這樣說,但劉師傅還是從工具箱裏拿出扳手,不過語氣很不客氣:"拿去吧,反正已經壞了這麼久,也不怕你再搞壞點。不過你可別怪我沒提醒你,要是真弄壞了,那可不是鬧著玩的。"
鄭昊接過工具,開始檢查發動機的氣門間隙。果然,幾個氣門的間隙都過小,影響了發動機的正常工作。
"問題找到了。"鄭昊直起身,"氣門間隙不對,需要重新調整。"
"氣門間隙?"劉師傅皺眉,一臉不屑,"你當我是白幹這麼多年的?我當然檢查過氣門間隙!你個小孩子,以為看幾眼就能發現我們發現不了的問題?"
"您檢查的時候,發動機是熱的還是冷的?"鄭昊問。
劉師傅想了想:"當然是熱的時候檢查的,發動機不熱怎麼檢查?"
"那就對了。"鄭昊解釋道,"發動機熱脹冷縮,熱機狀態下測量的間隙,冷機時就會偏小。這台拖拉機應該是冷機狀態下氣門間隙過小,導致氣門關閉不嚴,壓縮比不夠。"
劉師傅愣了一下,臉上露出一絲動搖,但很快又恢複了傲慢:"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,不過理論誰都會說,關鍵是能不能修好。我看你還是別瞎折騰了,萬一真弄壞了,你賠得起嗎?"
鄭昊開始動手調整,不知什麼時候,院子裏圍了幾個村民,都在看鄭昊。
"這小夥子手藝不錯啊。"
"這不是鄭村長家老四嗎?聽說在機械廠上班。"
"機械廠的工人就是不一樣,這手藝看著就專業。"
鄭大山站在一旁,看著兒子熟練的操作,心裏不知道在盤算什麼。
就在鄭昊專心調整氣門間隙時,院門口傳來一個刺耳的聲音:"呦,這是誰家的工人啊,在這裏裝模作樣呢!"
眾人回頭一看,原來是生產隊的隊長付司令,身後還跟著幾個人。
鄭昊看到付司令的瞬間,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。
兒時聽到過這個名字,還屁顛屁顛跑回家去,跟母親說:“我有個同學的爹是大官,很大很大的官!”沒成想弄半天,是名字叫司令。
付司令今年四十多歲,瘦高個,一臉刻薄相。他一直對鄭大山這個民兵連長心懷不滿。
雖然付司令當上了生產隊隊長,在村裏也算有頭有臉,但鄭大山作為民兵連長,負責整個鎮幾個村的安防保衛和抗災搶險工作,地位明顯比他高出一截。
更讓付司令嫉妒的是,鄭大山隻要完成民兵訓練和安保任務就能拿工分,根本不用像他們這些隊長,既要完成上麵的收繳任務,又要保證隊員存貯足夠的過冬糧食。
有一樣完成不好,上麵的人要追責,下麵的百姓也要罵娘,可不好幹。
陳家在西堯村是大姓,大多數人不是宗親就是姻親,盤根錯節之下勢力很大。付司令本人也頗有能力,尤其是會鑽營,在他的運作下,民兵連連長一職本該是他的。
結果沒想到當兵多年的鄭大山從部隊退役,人剛回村,就直接被上級任命為西堯村大隊的民兵連連長。
他一直覺得自己的能力不比鄭大山差,憑什麼鄭大山能當上民兵連長,享受那麼高的地位,而自己卻隻能管一個生產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