審查結束。
禦史在筆錄上,簽字畫押。
眾人走出審查房間,一名內侍伸手接過筆錄,揚長而去。
看著離去的內侍,眾人驚訝不已。
“看來這件事情,皇上十分重視。”
“剛審查結束就讓人把筆錄拿走。”
聞言,楚瀟心裏暗暗想著。
豈止是重視,簡直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。
隨後,他抬頭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。
到下班的點了。
收工回去寫日記,賺取獎勵才是大事。
......
楚瀟回到租住的地方。
念頭一動,日記本出現在手裏。
等有錢了,還是得住都察院近點才行。
省得每天來回都要折騰幾個時辰。
按照大明的製度,都察院禦史,根本不是什麼大官。
隻是九品芝麻官罷了。
薪俸少得可憐。
之所以允許參加早朝,也是因為朝會規矩甚多。
都察院禦史負責糾正文武百官衣冠不整和禮儀問題。
一旦發現,便及時提醒。
朝會上討論的事情,跟都察院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。
眾所周知,朱元璋是勤奮到極點的皇帝。
沒有特殊情況耽誤,那就每天都要上早朝。
天未亮,眾多文武百官便要趕來皇宮集合。
為了上早朝方便,那些家底豐厚的大臣,全部在皇宮城北買房。
楚瀟是實在的三無人員。
無錢、無房、無馬車。
因此,他住的地方距離皇宮很遠,每天往返至少需要三個時辰。
楚瀟一邊想著,一邊走到椅子上坐下,開始動筆寫了起來。
“今日日記。”
“北方考生不出意料鬧了起來。”
“原本以為不關我的事,結果卻讓我們分成三批審查。”
“老朱真是吃撐了,幹嘛讓我們這些小小的禦史查案?”
“搞得我連覺都沒有睡好,還得強打精神。”
“趙高也牛,八十多歲的人,精神狀態比我還好。”
“不過,雖然他為人坦蕩,可太死心眼了。”
“他的操守,我當然相信。”
“複查結果出來,可以證明他的清白。”
“沒辦法,這次的科舉考試,純粹是北方的考生太菜。”
“但他們又不承認自己菜。”
“這件可不算完,他們還會繼續鬧的。”
“老朱後麵還要頭疼。”
楚瀟寫完日記。
合上筆記本的一刻,係統聲音響起。
“恭喜宿主,日記完成。”
“獲得一百兩銀票獎勵。”
又是一百兩!
楚瀟很激動,把之前得到的一百兩也拿了出來。
看著麵前的兩張銀票,心情實在太好了。
一篇日記就可以得到一百兩銀票獎勵。
這樣寫下去,成為大明的首富,好像也不會太難。
這當什麼禦史?
但冷靜之後,楚瀟意識到了什麼。
大明王朝,畢竟是封建時期。
等級分化十分嚴重。
九品芝麻官,雖然不是什麼大官。
但至少是個官。
真辭官去做商人,身份無疑跟著下降。
那時候,便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一塊肥肉。
是人見了都會想來咬一口,根本不可能保住財富。
想到這裏,楚瀟一陣搖頭。
“還是給老朱打工做禦史。”
“反正不用再過苦日子了。”
楚瀟伸手摸了摸肚子。
剛才寫日記太入神,忘記自己餓了。
得出去吃頓大餐了。
把銀票塞進衣袖中,他朝外麵走去。
......
貢院之中,燈火明亮。
孫林帶著翰林院的人,把所有考生試卷,全部進行複查。
北方考生的試卷是他們的重點。
朱元璋親自任命他為這次審查的主官,他哪裏敢怠慢。
而且,他非常明白朱元璋的意思。
第一,身為翰林院侍讀的他,對各種事宜非常熟悉。
第二,他是眾人公認的狀元。
由他帶頭審查出來的結果,具有很強的公信度。
為了讓審查工作高效進行,他下令連夜審查試卷,中途不許回家,不許和外人接觸。
審查的進度和結果,由他親自跟朱元璋和朱允炆彙報。
後半夜。
翰林院的人眼袋都變得明顯了。
所幸經過他們的努力,審查有了初步結果。
眾人彙聚到一起,給孫林彙報起來。
“孫大人,北方考生的試卷,我們全部複查了一遍。”
“他們的水平和上榜的相比,的確存在明顯差距。”
孫林聽得眉頭微皺。
這裏的試卷,他自己也審查了幾十份。
水平確實較為一般。
這次的科舉考試,怎麼可能出現徇私舞弊?
北方考生到底在鬧什麼?
孫林伸手揉了揉太陽穴。
此時,翰林院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。
“孫大人,我有個建議,就是不知道怎麼說......”
“什麼不知道怎麼說?事情到了這種地步,趕緊說!”
孫林道。
“這次錄取的考生,不就全部是南方人嗎?”
“我們幹脆把北方考生成績好的去替換一部分,事情不就可以平息了......”
聞言,孫林一愣。
這是什麼建議?
簡直是沒腦子!
“皇上下令讓我們複查,就是要把真相查明。”
“隻有這樣,才能給全天下一個交代。”
“這種替換的事,我們怎麼能做?”
“這是欺君之罪!”
孫林大聲道。
眾人身體一顫。
“好了,先這樣吧!”
“早朝要開始了。”
“把初步結果抄一份送給皇太孫。”
“我回去把早朝的彙報準備下,你們留在這裏繼續閱卷!”
孫林安排道。
......
皇宮內。
朱元璋緩緩睜開眼睛,第一時間便伸手摸枕邊的日記本。
他昨天等了很久,也沒有等到日記更新。
一眼看去,上麵有了新的內容。
宮女上前要為他更衣。
朱元璋伸手示意不用,套上鞋子,拿著日記本朝外走了出去。
坐在椅子上,他直接翻看日記。
“我睡得好好的,中午還被叫起來幹活!”
“這老朱真是吃撐著了!”
朱元璋看到這裏,已經火冒三丈。
“大逆不道!”
“目無君王!”
“等你落到朕手裏,一定讓你好看。”
宮女太監聽到朱元璋的大罵聲,渾身瑟瑟發抖。
接著,朱元璋大手一揮:“你們先下去!”
眾人聞言,一溜煙離開。
他們都很清楚,自從太子朱標去世後,朱元璋越來越喜怒無常,沒有誰願意靠近朱元璋。
朱元璋拿著日記本,繼續翻看起來。
“我覺都沒有睡好,還得強打精神。”
“趙高為人坦蕩,就是太過死心眼。”
朱元璋眼前一亮,立即翻找桌子上都察院昨晚的審查筆錄。
他的安排,就是想通過這樣方式找到這個寫楚氏日記的人。
“既然是楚氏日記,那這人一定姓楚!”
“而且是審查趙高的禦史。”
“哈哈,朕終於把你逮到了!”
一時之間,朱元璋心裏激動起來。
然而,當他打開筆錄的一刻,眉頭又緊鎖起來了。
因為五個禦史中,有三人姓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