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楚瀟、楚軍、楚槐!”
“朕昨天翻看的時候,怎麼就沒注意有這麼多姓楚的?”
“不過,三人之中,一定有一人是寫日記的人!”
“必須盡快把這人找出來!”
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淩厲之意。
日記的預判全部應驗。
這麼有才的人,肯定不能放過。
他將三人名字寫了下來。
“來人!”
“陛下,奴才在!”
“讓錦衣衛把這三個人的檔案調來。”
“是!”
太監接過紙條,轉身離去。
隨後,朱元璋繼續翻看日記。
“這次科舉考試,北方考生實在太菜。”
“他們還會繼續奏疏鬧事。”
“老朱還有頭疼的時候。”
確認沒有漏掉內容,朱元璋才將日記本合上。
“北方考生真的那麼差嗎?”
“如果把事情真相公布,他們還會繼續鬧?”
“到底誰是寫日記的人呢?”
朱元璋沉思時,傳來了太監的聲音。
“陛下,皇太孫來了!”
“馬上到早朝時間了!”
聞言,朱元璋反應過來。
剛才看日記,居然忘了時間。
“允炆來了,先讓他等一會。”
“你們趕緊過來,朕要更衣。”
宮女太監聞言,迅速靠近,伺候朱元璋更衣洗漱。
收拾完畢,朱元璋來到前廳。
“皇爺爺,孫兒給你請安!”
朱允炆恭敬道。
“免禮!”
“朕早上起來,處理一些事情。”
“忘了早朝的時間。”
“咱們一邊走,一邊說。”
“孫林等人複查試卷,具體情況怎麼樣?”
朱元璋問道。
朱允炆跟在他身後,邊走邊回答。
“複查的初步結果,孫林已經給孫兒了。”
“結果呢?”
“經過他們的複查,試卷沒有任何問題。”
“北方考生的水平,跟上榜之人相比,的確存在一定差距。”
聞言,朱元璋一愣。
日記本上的一切,又要應驗?
“走,朕先上朝!”
“有什麼事,早朝上再說!”
一行人朝奉天殿大步走去。
......
文武百官已經在奉天殿就位。
楚瀟站在一個角落,像是雕塑一般。
目光前視,麵無表情。
隻等早朝結束,回到都察院混日子。
此時,太監一聲大喊。
“皇上駕到!”
朱允炆陪著朱元璋,走進大殿。
群臣見此,三叩九拜。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朱元璋坐在龍椅上,伸手微微一抬:“起!”
“有事啟奏!”
太監聲音響徹在整個奉天殿。
眾臣聞言,依次奏事。
很快,其他事情奏報完畢。
“科舉試卷複查的結果,到底如何?”
朱元璋問道。
孫林抬頭,看了一眼他前麵的朱允炆。
朱允炆看著他,點了點頭。
“臣啟奏陛下!”
“北方考生的試卷,翰林院在貢院已經初步複查了一遍。”
“他們試卷的水平跟上榜試卷相比,屬實有著一些差距。”
“同時,我挑選出一些北方考生較好的試卷,讓陛下親自看看!”
孫林躬身,雙手將試卷舉於胸前。
一名太監過來,把試卷拿到朱元璋的麵前。
朱元璋看完一份,點了點頭。
太監將下一份試卷快速展開。
經過審閱,朱元璋發現幾份試卷,還有用錯詞語的地方。
上榜的試卷,他之前也看過。
相比之下,的確有差距存在。
北方考生的水平,屬實需要提高。
“都察院那邊審查得如何?”
朱元璋再次問道。
楊爍連忙回答。
“啟奏陛下!”
“昨天得到你的指令後,臣按照你吩咐分別對三位考官進行審查。”
“經過複查,沒有任何問題。”
“那些北方考生奏疏提供的線索,我同大理寺那邊,對三位主考官以及家人進行了調查。”
“他們的錢財,也沒有發現可疑之處。”
“北方考生控訴,主考官都是南方人。”
“這件事情,臣等同樣展開了詳細的調查。”
“主考官趙高,廣西桂林人。”
“監考官湯興,四川灌縣人。”
“他們兩人,的確是南方人。”
“但副主考官周濤,則是北平寶坻人,北方人。”
“其他參與閱卷的考官,來自天南地北。”
“考官並非全部是南方人。”
“都察院這邊,目前還沒有發現問題。”
朱元璋微微點頭。
“錦衣衛,你們也說說!”
賴武迅速回答。
“啟奏陛下!”
“三位大人在京城的關係網,我們錦衣衛全部調查了一遍。”
“暫時沒有發現任何問題。”
“他們其餘地方的關係網,我們還在調查中。”
“另外,還有一件事情臣要啟奏。”
“那些北方考生,現在雖然沒有聚集在皇宮門口。”
“但他們依舊在京城各處聚集。”
“因為他們,相信科舉徇私舞弊的人越來越多。”
“臣懇請陛下下旨意!”
賴武道。
擔任錦衣衛指揮使以來,他跟朱元璋之間的接觸逐漸變多。
朱元璋的秉性,他十分了解。
孤傲自負,且最忌諱別人在麵前瞎提意見。
一個皇帝,用得著別人教他做事嗎?
賴武在朱元璋的麵前,從來不會提什麼建議。
這樣即便會挨罵,但起碼沒有性命之憂。
然而,這一次,朱元璋不打算按常理出牌。
“情況你們大家都聽到了。”
“怎麼處理,發表一下你們的意見。”
朱元璋說道。
“臣譚震啟奏!”
“把這次調查的結果公布出去。”
“各方謠言便可以平息。”
“臣孫林啟奏!”
“新科進士五十多人,都是憑真才實學錄取,沒有任何問題!”
“臣......”
“......”
大臣們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朱元璋坐在龍椅上,目光掃過大殿角落的禦史等人。
想從他們之中,把那個寫日記的人找出來。
但由於禦史距離較遠,他無法看清楚禦史們的樣貌。
很快,大臣們討論得差不多了。
“事情的真相,肯定是要公布的。”
“不過,那些北方考生會相信嗎?”
“如果他們不相信,那就意味著,事情還是沒有得到解決。”
朱元璋沉吟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