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天機閣地位超然,玉牌之事可大可小。
太子索要玉牌,確實不妥。
而孟昭顏堅守師命,反而顯得深明大義。
“竟有此事?”皇後語氣緩和了些,“太子年輕氣盛,或許隻是一時意氣之言。你既已嫁入皇室,便是自家人,誤會說開便好。”
“娘娘明鑒。”
孟昭顏再次叩首。
“臣婦不敢怨恨太子與家人。隻是流言洶洶,恐損及王爺清譽與皇室顏麵。臣婦人微言輕,無力辯白,隻得懇請娘娘,能否下道懿旨,申飭流言,以是正聽,臣婦感激不盡!”
她並不要求皇後懲罰太子或侯府,隻求遏製流言。
這姿態放得極低,卻又恰到好處,處處為皇室著想。
皇後沉吟片刻。
打壓一下近來有些不知分寸的太子和慶安侯府,順便給這位看似孤立無援,實則背後站著天機閣和整個攝政王的新王妃一個人情,倒是一舉兩得。
“罷了。”皇後終於開口,“起身吧。此時本宮已知曉。那些捕風捉影的流言,確實不該肆意傳播。
本宮會下令申飭,你安心回府照顧攝政王便是。”
“謝皇後娘娘恩典!”
孟昭顏感激涕零謝恩。
當她走出坤寧宮時,陽光灑滿宮道。
她知道,皇後的懿旨一旦下達,明麵上的流言會很快平息。
而暗地裏的較量,那就隻是剛開始。
不過,既然已成功邁出第一步,斷親,索回勢力,在帝後心中種下對太子和侯府不滿的種子。
下一步,就該去慶安侯府,拿回屬於她的東西了。
從宮中回來,孟昭顏並未因皇後的懿旨鬆懈。
流言可暫時壓製,但真正的根基,需得牢牢握在自己手中。
前世她蠢,將無數機緣親手捧給白眼狼,這一世,她要那些機緣依舊能推動事情發展,但最終受益的,必須是她孟昭顏和天機閣。
她深知顧慕淮和慶安侯的脾性,自大虛偽。
若她直接給予,他們反而會疑心重重,甚至為了那可笑的自尊而拒絕。
唯有讓他們以為是自己慧眼識珠,努力爭取來的,他們才會心安理得地接受,並對雪中送炭的陌生人感恩戴德。
“簌簌,去請三師兄和五師兄來。”
孟昭顏吩咐道。
天機閣弟子並非隻習卜卦之術,亦有擅長易容、雜學、甚至經世之道者。
三師兄陳栩擅機變、通人情,五師兄林風則精於易容偽裝,正是執行此計劃的最佳人選。
兩人很快到來,孟昭顏屏退左右,直言不諱:“師兄,我需要你們幫我做幾件事,但需絕對隱秘,不能讓人查到天機閣頭上。”
陳栩沉穩點頭:“閣主吩咐便是。”
林風咧嘴一笑:“易容改扮,我最在行。”
孟昭顏鋪開一張京城勢力草圖,指尖輕點。
“首先,是番薯推廣之事。尚書大人那邊已在試驗,但要讓其迅速普及,還需民間力量推動。”
“五師兄,你扮作遊曆歸來的海外商人,將番薯種子和種植之法,偶然透露給太子門下幾個負責農事的門客。
“記住,要表現得像是奇貨可居,但又迫於生計不得不售賣的樣子,價格可稍高,但要讓他們覺得有利可圖。”
林風眼中精光一閃:“明白,就是讓他們覺得是自己發現了寶貝,搶了先機。”
“沒錯。”
孟昭顏讚許點頭,又看向陳栩。
“三師兄,北境駐軍將領年邁,其副將是個庸才,但太子一直苦於無人可用。我記得,前世約莫半年後,會有一位名叫秦嘯的寒門將領在剿匪中脫穎而出,此人驍勇善戰,且對朝廷忠心耿耿。”
她頓了頓:“你想辦法,讓太子的人‘偶然’發現秦嘯的才能,最好是在太子遇到些許麻煩,正需軍事人才的時候。”
陳栩略一思索。
“此事不難。我可先派人暗中觀察秦嘯近況,再製造些許巧合,讓太子的人恰好看到他的本事。隻是,如何確保太子會重用他?”
孟昭顏冷笑:“太子如今看似穩固,實則軍中並無完全聽他調遣的嫡係。他比誰都渴望培養自己的人。隻要秦嘯展現出足夠價值,且背景幹淨,他一定會如獲至寶。屆時,我們隻需在關鍵時刻,讓秦嘯知曉真正提攜他的是誰便好。”
這步棋,要埋得深。
“另外。”
孟昭顏指尖移到慶安侯府的位置。
“侯府式微,父親大人最近正為河西鹽道的一個空缺絞盡腦汁,想安插自己人卻苦無門路。三師兄,你找一位可靠的中間人,裝作受故人所托,將河西鹽運使的把柄,不經意送到父親麵前。”
“記住,這中間人要看起來與天機閣毫無瓜葛,甚至可以對天機閣略有微詞。”
陳栩會意:“讓侯爺以為是自己運籌帷幄,抓住了對手的把柄,從而順利安插人手。即便日後查起,也隻會以為是官場傾軋,懷疑不到我們頭上。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
孟昭顏眼中閃過籌謀的光芒,“還有幾處類似的機緣,我會陸續列出。”
“師兄們務必小心,每次身份、手法都需不同,絕不可留下痕跡。
“我們要做的,就是無形之手,將水和養分悄無聲息地澆灌下去,讓太子和侯府這兩棵樹,看似枝繁葉茂,實則根係,早已在我們掌控之中。”
陳栩和林風對視一眼,皆從對方嚴重看到了興奮。
閣主此番歸來,心思縝密,手段高超,與從前那個一味付出的少女判若兩人。
天機閣,或許真能在她手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“閣主放心,我等必不辱命。”
接下來的日子,京城看似平靜,暗地裏卻因幾股不明力量湧入,悄然變化。
太子門下的農官偶遇一位海外商人,高價購得一種名為番薯的神奇作物種子,獻予太子。
太子初始不信,命人小範圍試種,結果令人驚喜。
他立刻將此作為自己的政績大肆宣揚,在皇帝麵前博得讚賞,對那神秘商人感激不已。
卻遠不知,種子來源,正是他厭棄的孟昭顏。
北境一次小規模剿匪中,一名低級軍官秦嘯表現突出,其戰術簡報恰好背巡視的太子心腹看到,驚為天人。
太子正愁無法插手軍務,得此良將,立即將秦嘯破格提拔,引為心腹。
秦嘯對太子的知遇之恩銘記於心,深得太子心。
卻不知最早關注引導他發現機遇的,正是攝政王府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