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日時間,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。
徐原站在金鑾殿外,看著忙碌的工匠們正在為登基大典做最後的準備。黃綢鋪地,彩旗飄揚,若不是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,倒真像是盛世光景。
“大人,王爺讓您過去一趟。”
李岩快步而來,神色凝重。
徐原點頭,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皺的袍服。這三天,他幾乎沒怎麼休息,一邊要操持登基大典的各項事宜,一邊還要應付朝中各方勢力的試探。
中軍帳內,趙景正與幾名謀士商議著什麼。見徐原進來,他揮手讓其他人退下。
“子靜,坐。”趙景指了指側位。
徐原行禮後坐下,等待趙景開口。
“三日後登基,本王決定封你為輔國公。”趙景直接道明來意,目光落在徐原臉上,“另外,戶部、兵部、工部三司,你任選其一。”
徐原心中一動。
輔國公,從一品,已是臣子之極。但趙景接下來的話,卻讓他明白了真正的算盤——讓他掌握實權部門,繼續為新朝賣命,同時也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有了攻擊的靶子。
“臣不敢當。”徐原拱手道,“臣資曆尚淺——”
“少來這套。”趙景打斷他,聲音中帶著幾分疲憊,“子靜,你我之間,不必如此。你想要什麼,直說便是。”
徐原沉默片刻,緩緩開口:“臣什麼都不想要。”
“嗯?”
“王爺,臣隻想活著。”徐原看著趙景的眼睛,“活著看到新朝安定,百姓安居。至於封賞...”他頓了頓,“臣隻求王爺一事。”
“說。”
“京城糧荒嚴重,流民遍地。臣願領戶部之職,但請王爺給臣三個月時間。若三個月內不能解決糧荒,穩住民心,臣甘願辭官歸田。”
趙景眯起眼睛,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人。
良久,他突然笑了:“好。本王準了。不過子靜,戶部可不好做。國庫空虛,百廢待興,你這是往火坑裏跳啊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徐原起身,“但總得有人跳。”
“既如此,本王還有一事相商。”趙景的神色變得複雜起來,“本王有意將七公主趙凝,嫁與你為妻。你意下如何?”
徐原心中一凜。
來了,這才是今日召見的真正目的。
七公主趙凝,趙景最疼愛的女兒,聰慧敏銳,通曉詩書。嫁給自己,表麵上是恩寵,實則是在自己身邊安插一雙眼睛,隨時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。
“臣...遵命。”徐原深吸一口氣,“隻是臣出身寒微,恐配不上公主。”
“配不配得上,不是你說了算。”趙景站起身,走到徐原麵前,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子靜,你要記住,你我如今是一條船上的人。你好,本王才好;本王好,你也才好。”
徐原明白這話的意思。
這是在提醒他,別有二心。
“臣明白。”
“去吧。”趙景揮手,“準備登基大典的事,就拜托你了。”
徐原躬身告退。
走出帳外,他深吸一口氣,隻覺得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。
“大人!”
張成匆匆趕來,神色慌張:“不好了!京城西市那邊,有流民鬧事,說朝廷不管他們死活!”
徐原眉頭一皺:“傷亡如何?”
“暫時還沒有,但人越聚越多,已經有上千人了。”
“走,隨我去看看。”
徐原快步向西市趕去。
京城西市,原本是最繁華的商業區,如今卻是一片蕭條。街道兩旁,到處都是衣衫襤褸的流民,他們麵黃肌瘦,眼神麻木,隻有在看到有錢人經過時,才會閃過一絲貪婪的光芒。
而在西市中央的廣場上,數百名流民正圍著幾名官吏,激動地喊著什麼。
“把糧食拿出來!”
“我們要吃飯!”
“新朝也是一樣,根本不管我們死活!”
徐原站在人群外圍,靜靜地聽著。
這些流民,大多是戰爭中失去家園的百姓。他們本以為新朝建立,日子能好過一些,卻沒想到國庫空虛,朝廷根本拿不出糧食賑濟。
“大人,要不要派兵鎮壓?”李岩在一旁低聲問道。
“不。”徐原搖頭,“越是這個時候,越不能動武。”
他深吸一口氣,整理了一下衣袍,大步走向人群。
“諸位!”
徐原的聲音不高,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。
流民們紛紛轉過頭來,看到一個年輕官員走了過來。
“你是誰?”有人質問道。
“在下徐原,剛剛被王爺任命為戶部主事,負責處理京城糧荒。”徐原拱手道,“諸位的困難,在下都看在眼裏。”
“看在眼裏有什麼用?能當飯吃嗎?”
“我們要糧食!”
“對!要糧食!”
徐原沒有生氣,反而走到最前麵那個中年漢子麵前:“這位大哥,敢問尊姓大名?”
中年漢子愣了一下,沒想到這個官員會如此客氣:“我...我叫王大山。”
“王大哥,在下問你,你們想要多少糧食?”
“這...”王大山一時語塞。
“是每人一鬥?還是一石?”徐原繼續問道,“又或者,是想要朝廷管你們一輩子?”
這話一出,人群頓時安靜下來。
“諸位,在下知道你們苦。”徐原環顧四周,“戰亂之中,你們失去了家園,失去了親人。新朝建立,你們本以為日子能好過,卻沒想到朝廷也拿不出糧食。”
他頓了頓,聲音陡然提高:“但在下要告訴你們,朝廷不是不想救你們,而是真的拿不出糧食!國庫被前朝帶走,現在庫房裏連三千兩銀子都不到!”
人群中傳來一陣竊竊私語。
“但是!”徐原話鋒一轉,“在下今日在此承諾,三個月內,必定讓諸位吃上飯,有活幹!”
“你說得好聽!拿什麼讓我們吃飯?”有人質疑道。
“以工代賑。”徐原沉聲道,“京城城牆破損,街道需要修繕,運河需要疏浚。朝廷出錢,雇你們做工。做一天工,給一天糧食。”
這話一出,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。
“真的?”
“不會騙我們吧?”
“朝廷哪來的錢?”
徐原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,高高舉起:“這是王爺親筆簽署的文書!三日後登基大典一結束,立刻開始招工!凡是願意做工的,每人每日一鬥糧食!”
說完,他將文書交給身旁的李岩:“去,把這文書張貼在城門口,讓所有人都看到!”
“是!”
李岩接過文書,快步離去。
人群中,那個叫王大山的漢子突然跪了下來:“大人!您說的是真的?”
“在下以性命擔保!”徐原扶起他,“王大哥,三日後,請你帶著願意做工的兄弟,到城門口報名。”
“好!好!”王大山激動得語無倫次,“我們一定去!”
徐原又對著所有人拱手:“諸位,三日後,咱們城門口見!”
說完,他轉身離去。
身後,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。
回到府中,徐原癱坐在椅子上,隻覺得渾身疲憊。
“大人,您真的要推行以工代賑?”李岩擔憂道,“可是...朝廷根本沒錢啊。”
“所以才要想辦法。”徐原揉了揉太陽穴。
就在這時,【危機判定】的光幕再次出現:
【危機判定:困境】
【當前局勢:國庫空虛,糧荒嚴重,民心不穩】
【破局方案:】
【策一:向富商借貸。成功率:30%。風險:受製於人】
【策二:開征新稅。成功率:50%。風險:激化矛盾】
【策三:整頓鹽政,開拓財源。成功率:70%。風險:觸動既得利益者】
【已選定'策三'為最優解】
【警告:此舉將引發朝堂鬥爭,需做好準備】
徐原看著光幕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鹽政,曆來是朝廷的重要財源。但同時,也是勳貴世家的肥肉。想要動鹽政,就等於與這些人為敵。
但他現在,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。
“李岩。”
“在!”
“去,給我查清楚京城所有鹽商的底細。包括他們背後是誰,手裏有多少鹽引,每年走私多少私鹽。”
李岩一愣:“大人,您這是要...”
“對。”徐原冷冷道,“我要動鹽政。”
三日後。
金鑾殿前,文武百官肅立。
趙景身著龍袍,在眾人的簇擁下,緩緩登上龍椅。
趙景環顧四周。這一刻,他終於成為了燕朝的開國皇帝。
“傳旨,封徐原為輔國公,兼戶部尚書——”
就在這時,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然響起:
“陛下!臣有本奏!”
眾人循聲望去,隻見一名年輕官員越眾而出,正是新科狀元裴文鏡。
趙景眉頭一皺:“裴卿有何事奏?”
裴文鏡聲如洪鐘,“如今新朝初定,百廢待興。徐原不思如何安撫百姓,反而要動鹽政,與民爭利!此舉不僅有違仁政,更會激化朝廷與士紳的矛盾!”